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日期:2021-08-05

来源:

【字号:

   吉政办发〔2021〕31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驻吉中直有关部门、单位:

  《吉林省“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7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吉林省“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

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是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邮政体系是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系统之一,为国脉所系、发展所需、民生所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邮政业发展出重要指示,为邮政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邮政业已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服务行业,我国业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邮政市场。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吉林省邮政业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当前邮政业发展态势和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吉林省邮政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为促进吉林省邮政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根据《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吉林省邮政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行业规模持续扩大,社会贡献程度日益提升

2020年吉林省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22.19亿元,是“十二五”末的3.4倍,年均增长27.73%。全行业业务收入100.14亿元,是“十二五”末的2.3倍,年均增长18.13%。2020年吉林快递业务量4.47亿件,是“十二五”末的5倍,年均增长37.97%;快递业务收入60.73亿元,是“十二五”末的3.6倍,年均增长29.2%,快递业务量收规模居全国第23。邮政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邮政行业支撑网络零售额超过80亿元。全省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数量1467家,邮政行业从业人员5.3万人,年服务用户19.78亿人次,年人均快件使用量达到61件。邮政业在服务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2.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网络承载能力大幅改善

全省建制村9210个,累计建成村邮站8885个,2885个村实现直投到户。农村地区公共取送点达266个,快递服务实现乡镇全覆盖。建设快递园区12个,其中在建1个,规划建设1个,占地面积273.77万平方米,入驻企业50家。京东、中通、申通、韵达四个基地项目在长落地,实现集聚发展。新开通国际航线3条,全国直达邮路14余条,快件最高日处理量845万件,覆盖吉林及周边等地快件集散转运。建立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251个,布放智能快件箱1707组,末端投递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省建成长春、延吉、图们、长白、集安、珲春6个互换局(交换站),促进韩国、日本、美国、朝鲜、俄罗斯等国际邮件跨境寄递质效双升。

3.服务供给稳步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深入

巩固建制村直接通邮成果,提升边远地区建制村投递服务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深入推进“快邮”“交快”“快快”“税邮”“警邮”“政邮”合作模式,全省建成警邮合作网点193个,税邮合作网点720个,政邮合作网点69个。邮政企业与电信企业开展基础设施、通信服务、金融业务、渠道网点、寄递物流等合作,“邮电”战略合作取得突破。推动“一市一品”“一地一品”农特产品进城项目,打造超千万项目1个,直接服务产值近2亿元。积极融入制造业产业链,快递服务制造业项目业务量达到1840.3万件,直接服务产值4.5亿元。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满意度稳步提升,有效申诉率不断降低。

4.聚焦靶心精准发力,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防范安全风险,严格执行“三项制度”,推动企业全程重点监管,安检设备配置使用实现“应检必检”目标。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加强应急管理,圆满完成“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寄递渠道安保工作。助力脱贫攻坚,依托“邮乐购”站点建设持续扩大农村邮政综合服务平台规模,新增村级邮乐购站点526个,总量达到6668个。借助行业平台渠道优势,帮助脱贫地区农产品外销26.25万吨,受益贫困人口1700余人,增收452.9万元。做好污染防治,“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5.56%;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到87.47%;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97.79%。

5.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加强

邮政业发展重点内容及关键工作分别纳入省政府14项政策文件,为行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省政府和7个市(州)政府分别出台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1号)配套文件省软环境办、省公安厅、省邮政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快递电动车道路通行管理的实施意见》(吉软环境办联2019〕2号,从省级层面一次性解决快递车辆末端通行问题,属全国首创。省商务厅、省邮政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城乡高效配送工作的通知》(吉商流通发2019〕5号,依托商务领域争取省级服务业发展资金3000万元。

6.创新监管完善服务,行业治理体系全面强化

健全管理体制,组建吉林省邮政业安全中心。加强“双随机、 一公开”制度与行业综合治理有机结合,推行对标监管、分类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一门”“一网”“一次”改革,落实《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16号,构建“包容审慎”的新业态监管格局。完成邮政营业场所视频接入,全面提升监督管理信息化水平。丰富书面检查、网络监测等监督手段,深入推进“三不”治理工作。落实《国家邮政局关于邮政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的指导意见》(国邮发2019〕68,在地方事权的资金保障政策方面取得突破。加强行业人才培养,推动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快递大专班。协调人社厅开展职称评定试点,267人分别获评初中高级职称。扎实推进快递小哥关心关爱和权益保障工作。

2020年,组织全省邮政业投入服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组织9家邮政快递企业开通疫情防控绿色通道,向湖北运送应急物资7吨,68.8万件。对接税务、社保、医保等部门,助力行业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争取政府减税降费金额共计减免5718.26万元,提振发展信心。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期间吉林省邮政业实现了高位增长和跨越式发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美好用邮需求相比,仍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发展基础薄弱

“十三五”期间,吉林省邮政业业务收入增长速度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左右,业务收入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左右,发展相对不足。受本省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制约,邮快件进出口比例失衡,投递业务量远远大于揽收业务量。部分市(州)收派比失衡,缺乏长远发展基础。

2.网络布局不平衡,辐射效应不强

主干网络设施围绕长春市、吉林市布局,其它地区主干网络发展较为滞后。末端邮路资源未充分整合,“快递下乡”网点建设在乡镇实现多品牌覆盖,在村级建设仍存困难。“邮快合作”地域差异较大,存在政策壁垒、信息不对称、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快递物流园区初具规模,但设施设备仍需升级,对标长吉图战略,区域辐射和影响力不够,集聚效应仍待发挥。

3.高质量服务供给不足

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创新意识不强,网络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农村电商业务拓展形式单一,邮政渠道平台作用仍需提升。同城寄递、个性化服务、弹性投递方式仍待升级。邮政业连通城乡、贯通一二三产业的优势发挥不足,产业间融合协调的内生机制还需健全。仓储、冷链、供应链发展仍存在短板,服务农村电商、品牌电商、生鲜医药电商的质量以及带动中高端消费效能不足。跨境电商出口业务流量流向不均衡,尚未充分发挥面向东北亚日本、韩国的区位优势,抗风险能力较差,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衔接综合交通运输仍存空间

运输方式相对单一,铁路、水路等方式占比较低,综合利用多种交通方式的统筹能力仍需提高。具有装卸、接驳和仓储等功能的邮快件场地与交通枢纽场站共同建设未有效对接,枢纽场站与城市集疏运系统衔接不够顺畅,未形成高效的运输网络。

5.安全监管仍面难题

地区安全监管相关制度建设仍有待完善,企业主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依然存在不少安全隐患。现阶段行业管理部门对安全事故的事中事后监督以及应急处置能力手段仍显不足,适应新业态的新监管模式仍在摸索之中,智慧监管步伐仍需加快。监管力量相对薄弱,与行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形势还不相匹配。

(三)形势趋势

邮政业发展基础与环境正深刻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将不断增强。“十四五”时期,是吉林省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吉林省开启邮政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吉林省邮政业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领域,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机遇大于挑战。

1.国家战略和宏观政策为邮政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围绕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新部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吉林多项重大任务,长春、吉林、珲春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等战略逐步深入,进一步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作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桥头堡,吉林省抢抓俄罗斯远东开发机遇,深化与滨海边疆区的能源资源开发和对外合作,也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区域战略对接实现全覆盖,与9个省(区、市)“1+N+X”合作常态化机制化。随着持续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外贸型经济,吉林省大通道、大物流全方位互动开放格局更趋完善,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吉林省邮政业发展空间广阔。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邮政业协调发展提出新要求

吉林省提出深入实施“三个五”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扎实推进“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把产业升级聚焦在提升工业、巩固提高农业、发展壮大服务业,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和持续竞争力和支持力的产业体系上来。吉林省实施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振兴工程,实施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旅游、新业态特色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服务业提升工程,滚动推进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可以预见,“十四五”时期寄递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开展资源整合和战略合作将成为常态,运作场景更加丰富,作业模式更加创新。吉林省邮政业应积极对接、深入挖掘相关产业需求,发挥邮政业便民利商服务功能,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关联、资源互补互促、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格局。

3.市场环境和业态发展要求邮政业加速创新升级

“十四五”时期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将明显加快。从供给层面看,“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边界和生产组织作业模式更新,催生更多寄递服务需求。从需求层面看,经济增长动力仍以消费主导,来自电子商务、新零售、新业态等对邮政业的需求依旧强劲。从产品结构看,消费者对安全、便捷、快速、准确的购物体验的需求越发强烈,国内异地快递仍为主导,同城快递以及国际及港澳台快递增速将持续提升,对邮政及快递的产品及服务方式创新提出新挑战,促进行业企业加速补短板、强弱项,提高行业发展质量。

4.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加速邮政业网络功能提升提供保障

“十四五”时期吉林省坚持一体化和差异化发展定位,合理优化省内区域空间发展布局,增强各城市群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从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来看,以哈大、珲乌线为“大十字轴”和以西部电气化环线、东部快速客运环线为两翼的“蝴蝶型”高速铁路网持续完善,长春都市圈环线和抵边高速公路加快建设,以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为主、干支协调的“一主多辅”机场群体系加快推进,吉林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作用更加突出,将有效提升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吉林省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是国际航空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有条件、有基础站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统筹谋划邮快件跨境寄递业务,打造东北亚区域合作升级版。

5.要素发展局限加大行业治理难度

目前邮政业能源消耗持续高位,城市交通压力增大,基层高端人才缺乏,信息化智能化应用仍需规范,对推动节能减排、加大污染防治、缓解资源压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行业发展和治理体系能力不平衡,行业治理方式手段较为单一,安全监管形势严峻,绿色治理任务紧迫,智能监管亟待加强,应急保障能力亟需提升,新业态新模式还存在监管真空。从发展规模在全国的排位看,吉林省邮政业现有发展水平与新形势下邮政行业发展新定位还有差距,需要比照新定位加快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切实发挥邮政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以推动邮政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邮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对接吉林省经济社会生产和消费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优化城乡网络布局、提升寄递基础能力、大力融入产业链、释放区域融合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建成深入城乡、联通区域、辐射国际、高效衔接的邮政快递基础网络,形成支撑生产、惠及民生、发展要素可持续的服务体系,创造吉林全方位全面振兴新优势,激发发展新动能,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创新是“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根基,大力促进邮政和快递服务拓展增新。强化科技赋能,推动跨界融合,促进行业科技创新更富活力。

坚持突出重点。针对发展薄弱环节、发展欠缺的重点区域,优化资源配置,激活全要素,服务全领域,提高网络覆盖面和均衡度,全面提升寄递能力和水平。

坚持开放共赢。鼓励邮政综合平台资源集聚优势,打造惠及民生、多方共赢的平台生态。支持快递企业做优产业链,做强供应链。鼓励多元资本进入快递领域,推动资本、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

坚持安全绿色。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高度重视、妥善应对寄递渠道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确保人民用邮安全和政治安全。促进绿色低碳、集约共享和循环发展,全面提升行业绿色发展水平。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吉林省邮政业在服务网络、服务能力、服务质效、竞争实力、价值贡献等方面实现新跃升,在吉林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更加突出,在邮政强国建设中引领和示范作用充分体现。

——网络效率更高、区域通道更畅。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覆盖城乡、普及民生的城乡高效寄递体系基本形成,电商服务下沉范围更广更深。寄递企业网点标准化率达到95%以上。东北城市群中心城市间、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间,城镇圈重点城镇与周边城镇间,相邻城市间实现24小时送达。国际网络不断拓展,与更多重点国际城市建立直达寄递通道。

——优质供给更足、地位价值更显。快递业务量增速年均15%以上,“十四五”期末力争实现业务收入翻番,业务量排位前移。服务供给结构更加均衡,中高端供给更加充足,能够有效适应和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日均服务用户超过900万人次。

——产业生态更优,主导能力更强。产业协同更加紧密,主要快递企业供应链体系基本完善。推动邮快、快快、交邮、快商合作,提升快递“两进一出”的服务深度和主导能力。

——安全基础更牢,绿色发展更全。全面执行寄递渠道“三项制度”,与省内各项社会治理充分联动协同。市(州)级邮政业安全中心有效运行,人员、经费、场地得到保障。推动实现电子面单使用率、电商件不再进行二次包装率、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98%以上。“十四五”期末实现邮政快递网点全面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行业智能安检、智能收投、智能分拣,以及作业自动化、运输高效化、服务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巩固发展普遍服务

巩固城市网络。确保吉林省邮政营业网点数量总体稳定,网点覆盖度和服务可及性持续巩固。加大对省、市邮件处理中心节点的网路优化和信息化改造,更新设施设备,切实发挥枢纽作用。

强化农村网络。鼓励在县级分拨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中开展邮快合作,提升“邮政在乡”和“快递下乡”效能。推动乡镇邮政局所拓展服务功能,叠加快件代收代投和物流节点服务功能。充分利用现有场所,推动全省分期分批建设“村邮站+快递超市+简易金融”村级综合服务站,畅通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的电商寄递渠道。推动邮政企业实现全部包裹直投到村。

提升服务水平。拓展政邮警邮税邮医邮合作,提供法律文书寄递、制证寄证、辅助审批、征缴代发等政务服务,全面提升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支持邮政企业开拓医疗物资、药品、教材、烟草等特殊物品寄递。督促邮政企业尽职履责,优化服务,不断提高党报党刊投递和特殊服务水平。

专栏1  网络基础巩固工程

合理优化长春邮件处理中心场地建设,提升其在城市整体的辐射能力。加大新技术、新装备的创新应用,增强处理中心信息化改造,切实发挥枢纽作用。加大投递车辆更新,增派投递人员。实施农村地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展委代办网点管理、农村地区邮政企业自有房屋使用权等专项建设。

(二)提升快递服务质效

推动末端共享。推动在重点地区预留的邮政快递末端设施区域,加强城市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建设。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与第三方企业共建共享末端设施,提升智能快件箱的布放密度和使用效率。支持快递企业使用城市共同配送、众包配送、非接触配送、社区服务站代存代储等快递物流设施设备,解决城市投递“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问题。

专栏2  公共末端建设工程

深入社区、工厂、学校、商业楼宇、宾馆医院、景区及交通场站等内部,按照城市服务半径1公里以内或10分钟社区生活圈标准,乡镇按照服务半径3公里以内或城镇生活圈标准,农村地区按照“一乡一所”标准,推动建设公共收寄设施和场所,方便用户寄件和收件。加强公共服务站和智能揽投设施建设。

发挥园区功能。支持京东吉林智能物流基地项目、中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吉林总部项目、顺丰电商快递产业园(三期)、申通公司公主岭市智慧物流园项目建设。引导快递企业入驻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探索集仓配一体、商品展示、金融保险等功能的“一站式”服务,提升供应链效率。强化对快递企业总部区域分拨中心的运营指导,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和设备更新。

专栏3  快递物流园区智能提升工程

加强12个专业快递物流园与产业集聚区的融合,推动商贸业的采购、前置仓、分销、物流等核心业务在园区集中。加快园区业务线上化转型,以信息互联、设施互联带动物流互联。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快递园区、分拨中心的应用力度,提升整体运作效率。

(三)积极服务重大战略

发挥区位优势。发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建立区域寄递合作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利用“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融入吉林、四平、辽源、松原、梅河口等区域物流枢纽建设,打造“中部物流高质量发展核心圈”。

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村级邮政快递公共服务点建设,健全仓储、集散、分拨、信息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农产品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设施。发挥行业网络和市场优势,深入对接特色产业小镇,针对工业县、农业县、旅游县等特色产业,提供包装、仓储、运输的标准化、定制化服务,助力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协调。鼓励引导企业推进工业品下乡,发展快消业务,助力培育农村消费市场。

专栏4  农村快递物流站示范工程

健全以县级分拨中心、乡镇递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为支撑的三级邮政快递物流体系,提升覆盖率和稳定性。引导企业在农产品产地建立预冷仓储中心、低温加工仓储寄递中心,积极融入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鼓励农村快递物流站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拓展线上线下功能,满足农村居民生活需要。

(四)切实促进产业协同

提升“进村”服务质效。延伸农村快递服务深度,确保2022年底,实现符合条件的建制村“村村通快递”。以吉林大米、杂粮杂豆、人参、食用菌、梅花鹿等“吉字号”特色农产品为重点,以乡村振兴战略试验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为依托,推广“电商+寄递+农特产品+金融”模式,拓展对接特色农业、订单农业、精细农业发展空间,打通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销链条,形成强大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

促进“进厂”服务升级。推动快递业对接长春国际汽车城、长春国家光电信息产业园、白城和松原新能源产业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长春和通化医药健康产业、长春高新生物医药产业、松原通用航空产业园和无人机产业等重点工业园区,打造一批入厂物流、仓配一体化、区域性供应链服务、嵌入式电子商务等快递服务制造业代表项目。

积极对接新业态。围绕“双线”旅游和风景廊道循环线路,加大寄递服务与全域旅游和文创产业对接。引导企业创新服务模式,针对“直播经济”、“夜经济”、“宅经济”、体验经济、社区经济等,开展前置配货、同城速递、即时寄达、逆向物流等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寄递网络韧性和服务稳定性。

专栏5  “两进一出”工程

深化邮快、快快、快交、快商、快供等多种合作模式,加快完成“快递进村”三年行动任务。引导企业深度嵌入制造业产业链,打造辽源快递服务袜业项目为业务量超千万级精品项目。推进省内6个国际邮件互换局扩容工作,进一步发挥吉林辐射东北亚区位优势,增强空港陆港口岸跨境电商服务能力。

(五)促进跨境寄递升级

积极拓展域外市场空间。抢抓“一带一路”、“冰上丝绸之路”、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出海“双通道”等战略机遇,深化对俄罗斯、日本、韩国交流合作,扎实推进邮政、快递在更高层次上双向开放,参与国际、区域间竞争合作。加快“引进来”步伐,吸引外资和国内企业建设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络。抓住吉林制造、农林特产品“走出去”机遇,整合优势资源为本省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邮政、快递物流、金融服务,拓展国际业务空间。

支持跨境寄递发展。充分发挥位居东北地区和蒙东地区核心位置的区位优势,依托长春、吉林、珲春三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及相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强跨境电商快递产业园区建设。推进国际邮件互换局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提升国际邮件安检、通关时效。提高中欧班列运邮运快常态化、规模化组织水平,加强分散货源组织能力,提升运行质量。

提升跨境服务能力。支持“邮关+商关”一体化建设。增加国际快件进出口公共服务设施,提升通关、换装、多式联运能力和一体化服务水平。拓展跨境电商产业链、丰富跨境服务生态圈,引入国际物流快递、国际货运代理、通关报关服务等多种业态,提高集货能力和出货效率。

(六)深化交邮综合衔接

优化寄递组网布局。将长春都市圈确定为一级交换枢纽,定位为出关和出境的主通道端点和辐射区内各级交换枢纽的主中心。将吉林、四平、白城、延吉确定为二级交换枢纽,对接毗邻省份、国家和长春主中心,分别承担东中西“三大板块”的辐射功能。将通化、松原、辽源、白山、榆树等确定为三级交换枢纽,对接二级交换枢纽,承担各省域内的交换功能。

发挥交通运输优势。充分利用交通运输资源,加强与民航、铁路、公路等运输企业合作,强化运输保障和综合服务能力。适应国际、国内、区域、城际等层次的多式联运系统,引导企业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

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辐射俄罗斯、蒙古国的综合优势,推动在龙嘉国际机场跑道空侧区、货运区等区域内规划预留邮政和快递功能区,适应国内中转、保税仓储、跨境拼装换装、便捷通关、快速安检等需要。健全机场、火车站、高铁站、客运枢纽绿色通道和装卸、接驳、仓储功能区建设。加强同长春交通运输大环线及7个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衔接,提升交通枢纽的寄递配套能力。支持市(州)县乡村交通设施与邮政快递设施共享。

深化交邮业务对接。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在铁路站、汽车站、候机楼设置服务网点,扩大代办代售网络,提供物品寄递、售票查询、通信缴费等服务。推进公路客运班线代运邮件和快件试点。研究推进在铁路客货运线路加载邮件和快件车厢,增开行邮专列、电商特快班列,试点高铁快件运输。推进邮政快递企业与交通运输企业资源整合,形成“场站共享、服务同网、货源集中、信息互通”的发展新格局。

(七)鼓励科技绿色创新

坚持创新应用。加快推进邮政业“互联网+”向“智能+”升级。鼓励企业对仓储、运输、投递和管理等作业场景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鼓励加强物联网、5G、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推动自动化分拣设备、机械化装卸设备、智能化服务终端、安全设施设备等的广泛应用。鼓励企业开展适用型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科技创新及应用。

推广绿色包装。鼓励企业在邮件和快件周转过程中,推广使用可循环中转袋。持续推进快递包装封装操作规范化建设,开展电商快递绿色包装协同治理,推动减少二次包装。推广应用“瘦身胶带”、免胶带纸箱、低重高强包装箱、简约包装和绿色环保袋。引导企业参与快递包装回收体系建设,实施包装物共享使用试点。

促进节能环保。推广绿色运输,提高铁路等清洁运输方式应用比例。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应用力度,推动在分拨中心、网点加装充电充气设施,创建绿色网点、绿色分拨中心。引导企业整合投递资源,推进共同投递、带托运输、甩挂运输等先进组织模式,推动运输、投递过程节能减排。

(八)提升行业治理水平

保障寄递安全。织牢织密安全责任体系,推动形成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内生机制。提升安全监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深入推进行业重大隐患防范化解工作。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依托绿盾工程,升级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位一体防控模式,全力做好寄递渠道安全管控。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安全隐患治理监督机制。

创新监管方式。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分类监管、信用监管、智能监管、联合监管等多种方式,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开展企业分级督导,建立“清单式”监管长效机制,压实企业全网统一管理责任。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推行信用分类分级监管,打破信用信息孤岛。推进“绿盾”工程建设,充分应用科技手段,加强行业运行监测预警,发挥远程视频监控在行业监管中的积极作用。支持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增强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能力。

提升监管能力。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做好《吉林省邮政条例》修订工作,增强条例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强化应急管理和旺季服务保障,做好重大活动期间寄递渠道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加强科技监管,积极探索推进市场检查工作逐步由传统监管手段向信息化监管方向转变。

强化人才保障。深化校企合作,衔接中高职“双高计划”,加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强化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快递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推动中、高级快递工程师人数稳步上升。

专栏6  应急寄递物流建设工程

参与地方应急物资保障建设,建立吉林省邮政业服务地方和国家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机制,推动邮政业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地方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寄递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建立应急预案评估和定期应急演练机制,提高应急技术装备水平。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地市安全中心等支撑体系建设。

专栏7  从业者关爱工程

大力弘扬“小蜜蜂”精神,切实维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推动建设标准化爱心服务场所,在保险保障、人文关怀、员工住房、子女教育、心理健康方面切实提升从业人员满意度、幸福感。开展青年文明号、最美快递员典型选树活动,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弘扬行业精神文明。

四、保障措施

)优化政策供给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优化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服务项目的办事流程和服务标准。推动地方政府对偏远地和乡村地区公益性、基础性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适当支持。深入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邮政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吉政办发2021〕25号,加大对邮政快递“两进一出”、用地规划、安全支撑体系建设、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等政策支持,鼓励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建设项目,在通过项目申报和评审等程序后,给予专项支持。

)形成部门合力

加强与发改、财政、交通、商务、农业、应急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协同的政策,优化产业协同环境。把握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将邮政业相关规划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乡村振兴、综合交通、应急管理等规划。

)推进规划落实

分解规划任务,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做好规划宣贯。充分调动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积极性,重点抓好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的落实。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把握行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系统提出应对措施,保障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相关文件:《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政策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吉林省邮政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