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寄快递 好茶出深山 广东河源客货邮融合发展的紫金县新实践

村口寄快递 好茶出深山 广东河源客货邮融合发展的紫金县新实践

2024年12月11日    中国邮政快递报

今年年初,广东省河源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商务局、供销社、邮政分公司印发《河源市加快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更好满足农村群众出行、货运物流、寄递服务需求,并在紫金县率先试点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为当地农特产品上行渠道拓宽、消费品下乡流通开辟新路径。

方案实施以来,客货邮融合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贡献?以紫金县为例,窥一斑而知全豹——

整合优势资源

邮件快件“搭”上公交车

紫金县是农业大县,紫金蝉茶是当地一张靓丽的名片,也是广东名特优新农产品。在主产区龙窝镇,种茶面积超3万亩。如何让好茶走出大山,快递物流的便捷与高效,是关键因素之一。

钟泰勇是一名有着40多万粉丝的网络主播,作为土生土长的龙窝人,他正致力于将本地特色农产品通过线上渠道销往全国各地。今年9月,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率先在紫金县落地,他所在的农村电商公司成为客货邮交接站点之一,实现了农特产品直接在家门口封装、发运,大大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我们紫金县有很多优质的农产品,之前由于快递物流时效比较慢,影响了客户的购买体验。自从客货邮项目启动后,寄快递不用自己拿到镇上去,时间成本压缩了很多,快递运费也比较便宜,对于我们发展农村电商来说,很是鼓舞人心。”谈起客货邮融合发展带来的变化,钟泰勇喜不自禁。

和钟泰勇一样,喝上了客货邮融合发展“头啖汤”的人还有很多。目前,紫金县共设有寄递物流共配中心2个、邮件快件交接中心16个、融合线路24条,沿线设有80个邮件快件交接站,参与客货邮线路车辆45台,连接约100个村级站点。客货邮融合发展不但实现了快递进村全覆盖,同时为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提供高效的运输保障,打造出一条有紫金特色的客货邮融合发展之路,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在解决农村寄递物流成本高这一难题,推动快递服务进农村、助力农产品进城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同时也充分整合了社会资源,解决了寄递企业末端投递车辆不足的难题,提升了寄递服务质量,农村地区群众满意度有较大提升。”紫金县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张贵明说。

试点先行探路

融合发展实现降本增效

作为广东省首批7个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之一,紫金县成立了以分管县领导为组长,交通、邮政等相关单位和企业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制定了《河源市紫金县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围绕“1+16+N”的整体规划思路,以县级物流共配中心为核心,16个镇邮政支局为二级转运中心,245个建制村为末端服务点,实现全县重点农产品基地、旅游景点全覆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全县建制村全覆盖,不断优化和提升线路运营效益。

近年来,河源市邮政管理局将“一村一站”建设工程和客货邮融合发展两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在紫金县构建了覆盖县乡村的客货邮全域融合网络,“一站多能、一点多用”的客货邮服务链条全部打通,畅通了城乡物流,为紫金县的优质农特产品对外销售,进一步拓宽了渠道、扩大了销量、提升了影响力。目前,紫金县已经建设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277个,实现了建制村全覆盖,为客货邮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客货邮融合发展带来的效果正逐渐显现,紫金县邮政分公司升级后的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日均处理邮件快件能力从7000件提升至1.5万件;每月通过客货邮车辆运送到乡镇的邮件快件约15万件,占乡镇邮件快件总量的35%;物流成本下降10%至15%,平均时限缩短0.5天至1天;通过客货邮运送的农产品日均从300多件提升到500件,每月带动农产品销售额150万元,提升约40%。同时,帮助农村客运车辆减少空载率,预计新增运输收入40万元至60万元,实现运输企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发展。

线路就是邮路,邮路就是销路。紫金县客货邮融合发展项目的有益实践,为河源市其他县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也为全市农村物流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河源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与交通运输等部门持续发力,强化政策指导和资金保障,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同时指导其他县区继续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寄递物流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实施作出行业贡献。